第一章
1、因为当代中国的公共事业,是打造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深入的过程中,伴随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问题不断增长和变化所促成的传统事业内涵和范围的扩大和公共性的凸显或公众公共性的觉醒而形成的,因而公共事业又是一个极具中国特点的定义。
2、公共或公共性:通常来讲,指的是在肯定的社会或区域内,一种一同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一同性而非差异性。
3、公共需要:具备公共性的需要,是人类社会一同体所具备的带有一同性、共享性的需要。公共需如果肯定社会中满足和保证公众基本生活的需要。
4、公共事务的特点: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
5、公共事务的类别:
1、社会政治事务2、社会经济事务3、狭义的社会事务。
6、社会公共事务的三个层面:
1、大定义,即公关部门管理的所有事物都是社会公共事务,内容包含上述与社会公共利益或整体利益层面的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狭义的社会事务。
2、中定义,即除经济事务外,公共部门管理的其他事务,主如果社会公共政治事务和狭义的社会事务。
3、小定义,即除经济、政治事务外,公共部门管理的其他事务都是社会公共事务,也就是狭义的社会事务。
7、公共事业:伴随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打造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进步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的,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水平和一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8、公共事业的基本特点: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
9、公共商品:也称公共产品、公共物品货公共品,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指那些根据私人市场的看法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商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10、公共商品的特点:非排他性、非角逐性
11、公共商品的分类:公共商品一般可以分为纯公共商品和准公共商品。纯公共商品是指完全拥有非排他性和非角逐性特征的商品,如国防、行政管理、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立法、司法、环境保护。准公共商品是介于纯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之间的公共商品。
12、是纯公共商品性质的事业商品: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
13、是准公共商品的事业商品: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动植物检疫、出版、广播、影视与基础设施。
14、公共组织的种类: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行政组织或准政府组织。
15、公共组织的特点:
1、公共组织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的2、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具备权威性3、公共组织遭到高度的公共监督4、公共组织的活动具备政治性5、公共组织的目的形式上了解但实质中模糊,且组织行为结果评判较困难6、公共组织具备肯定的独占性
16、公共事业管理:在肯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着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进步,采取肯定的方法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17、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
1、具备公共性2、具备强制性3、具备非营利性4、具备服务性
18、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公众为本原则2、服务原则3、社会效益优先原则4、法治原则
19、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哪些联系和不同?
答: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与不同:
联系:管理目的相同,在管理范围上有联系,在管理主体上有不同:A、从管理对象和范围来看,行政管理的管理对象和范围均广于公共事业管理B、从管理主体来看,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则是公共组织乃至特定企业C、从管理办法和方法上来看,行政管理的方法较单一,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方法较丰富。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与不同:
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公共管理包含公共事业管理。
不同:A、从管理对象来看,有宽窄之分。公共管理的范围是广义的普通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B、公共管理与政府职能、宏观调空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相连,公共管理的范围主如果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有关。C、从管理方法来看,公共事业管理是刚性方法和柔性方法的并用,但在具体管理环节中柔性方法占主导地位。但公共管理二者都得到广泛应用。
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与不同:
联系:二者关系愈加来密切。
不同:A、目的不同
B、管理所依托的权力不同
C、管理的性质不同
D、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
E、管理的限制原因不同
F、对管理职员的管理需要不同
G、绩效评估不同。